答案: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通过森林保护、湿地管理、荒漠化治理、造林(乔木林和竹林)、森林经营管理(乔木林和竹林)、采伐林产品管理等林业经营管理活动,将稳定和增加植被和土壤中的碳汇量, 碳汇量经监测、计量、核证后可参与碳交易。
中国林业碳汇项目起始于国际碳交易,2004 年国家碳汇管理办公室在广西、内蒙古、云南、四川、山西、辽宁启动了林业碳汇试点项目。国内碳交易试点建立后,碳汇交易纳入了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林业碳汇相关方法学也陆续备案。相较风电、光伏等减排项目,林业碳汇项目可以发挥更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其价格也高于其他类型的CCER。
目前中国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已超过60亿吨,位居世界各国之首。中国政府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森林碳汇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经济的“碳吸收”手段。中国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林业,全球从2000年至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25%以上来自中国,中国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比居全球首位。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下降65%以上,森林蓄积量增加60亿m3,排放达到峰值。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进一步落地,预计2021年,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将正式启动。林业碳汇项目将作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抵消机制项目,不仅有助于控排企业实现低成本履约,同时也为林业获得额外融资渠道,有助于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