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10-83634211

new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碳交易市场运行的中国经验

xiangqing

xiangqing

发布时间:2022-04-13 17:54:35

碳交易市场运行的中国经验

【概要描述】“过去几年已探索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制度设计,初步形成相关政策和交易体系。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排放量每年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左右的水平作为纳入企业的门槛,发电行业纳入的企业达到1700多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任何一个碳市场。

碳交易市场运行的中国经验

【概要描述】“过去几年已探索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制度设计,初步形成相关政策和交易体系。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排放量每年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左右的水平作为纳入企业的门槛,发电行业纳入的企业达到1700多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任何一个碳市场。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9-09-25 14:10
  • 访问量:
详情

        在近日召开的中欧碳市场对话与合作项目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称,中欧碳市场合作项目第一期已经取得圆满成功,其直接成果便是中国全国碳市场的启动。
自2015年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做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值”的减排承诺,至今已过去3年时间。其间,中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与国际社会积极互动,并在切实的行动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稳扎稳打的碳交易平台
        “过去,对于高排放、污染的企业来说,排放什么、排放多少,都是没有太多成本的。”谈到碳交易市场对于推动企业向绿色环保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中国政策专家库专家、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低碳经济专委会执行会长李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第一碳排放大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向世界做出了减少碳排放的郑重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李鹏介绍说。
        看上去宏大的目标,在一步步实际举措中变得可实现。
        “去年,我国的碳强度比2016年下降了5.1%,相比2005年累计下降约46%,已经提前完成了我国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承诺。与此同时,今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从试点迈入全国交易启动阶段。”李鹏说。
碳排放交易体系是通过设定碳排放配额总量和交易排放配额的方式来实现节能减排的一种有效手段。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开展碳排放交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此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7省市率先启动了碳交易试点工作。两年后,深圳率先开展碳交易。2017年底,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
        循着碳排放交易体系在中国的发展路径,不难看出中国在碳排放交易中的扎实布局。良好局面的形成,也包含着与外国相关机构积极互动、合作的成果。
        企业成本有了新算法
        有了碳排放交易平台,环保型企业和污染型企业的经济账将会换个算法。以往,企业为了控制生产成本,不惜违法偷排、漏排,甚至存在环保设备不合格以及在生产中私自关停环保设备等现象。
        而运行环保设备的企业,履行了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义务,却常常因成本增加而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价格优势。久而久之,市场上甚至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局面。这自然需要环保部门更有效地监管,但也需要更合理的机制,让污染企业从经济利益层面受到牵制。碳交易平台便为这样的举措提供了可践行的场地。
        碳交易启动后,企业再想钻空子将变得困难,这无疑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投资产生影响。
        据估算,每产生一吨二氧化碳排放,将相应产生约3.2千克和2.8千克氮氧化物排放。“经营不佳、技术装备水平低的企业,若是多生产,就会带来更多的配额购买负担。在碳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通过调整能源结构、采用节能低碳和新能源技术等绿色环保发展方式的同时,将从源头上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李鹏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过去几年碳排放的强度和总量双降的经验表明,碳市场在实现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碳减排成本高低不同,减排成本低的企业超额完成减排任务,可以将剩余的碳排放配额卖给超配额排放的企业获取收益,通过这样的市场化运作,激励企业改进生产、转型升级,促进企业自主自发减排,实现减排成本较小化。
        期待中国碳排放范本
        “过去几年已探索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政策制度设计,初步形成相关政策和交易体系,但是也要看到当前的碳市场还不够活跃、碳价格尚存在波动等问题。”李鹏说。
尽管如此,根据《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排放量每年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左右的水平作为纳入企业的门槛,发电行业纳入的企业达到1700多家,排放量超过30亿吨。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正在运行的任何一个碳市场。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中世成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低碳领域发展的创新型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长期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碳市场服务、能源与金融、生态与林业等领域的创新服务团队,公司提供碳资产管理团队组建、碳金融产品开发、碳资产开发及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等一系列全方位、专业化的低碳产业链服务,我们秉承服务第一、客户第一的企业宗旨,不断努力与进取,竭诚为广大用户提供高效、周到、满意的服务。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18310706386 18310706386
服务时间:
9:00 - 17:30
客服组:
中世成碳客服
客服组:
在线客服
QQ: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一区27号楼三楼 

座机:010-83634211

© 2020 CEDESIGNcedemo.cn ALL RightsReserved      京ICP备17053437号-1    网站建设:新网